珍珠港的码头,这座承载着二战记忆的军事要塞,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。美国海军正在这里大兴土木,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,而是为迎接两位"海上杀手"——搭载高超音速导弹的"朱姆沃尔特"级驱逐舰和"弗吉尼亚"级攻击核潜艇做精心准备。
(美国加速珍珠港升级,以支持新型舰艇的需求)
1、珍珠港四个码头,同时升级
走进珍珠港基地,你会发现M1、M2、B24和B26四个码头同时展开现代化改造,这可不是普通的港口升级。从今年5月开始,美军工程部队就在忙碌地铺设专用供电线路,安装机动通用支持装备。
这些看似平常的基建工程背后,隐藏着一个关键信息:即将进驻的"朱姆沃尔特"级驱逐舰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远超现有标准,必须进行高压电力传输系统的全面升级。
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三艘即将脱胎换骨的"朱姆沃尔特"级驱逐舰...
("朱姆沃尔特"级驱逐舰也在进行改造,为未来远程打击能力做准备)
这些排水量达1.4万吨的庞然大物正在经历一场"外科手术式"的改造:拆除舰艏那门曾经引以为傲的主炮,取而代之的是12具垂直发射系统,专门用于装载"常规快速打击"高超音速导弹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改造后的驱逐舰还将配备新型信号情报套件、海军数据链平台和"标准-6"防空导弹,使其成为集情报收集、区域防空和远程打击于一体的海上作战平台。美国海军毫不掩饰地将它们称为"独立的前沿部署打击平台",预计在2028年完成全部改装并进驻珍珠港。
2、太平洋海底,浮现一盘大棋
就在珍珠港码头改造工程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,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潜艇部署正在下一盘大棋。根据最新情报,到2030年,珍珠港将迎来一支全新的水下舰队,其中绝大多数都将是新一代的"弗吉尼亚"级攻击核潜艇。
(美军将更多先进的核潜艇调至珍珠港,以应对可能的冲突)
这些水下杀手的作战能力令人咋舌。与冷战时期的"洛杉矶"级相比,"弗吉尼亚"级不仅静音性能更出色,还特别擅长在复杂的沿海水域作战。它的鱼雷舱经过特殊设计,可以容纳大量特种部队及其装备,具备由海向陆的渗透作战能力。
但真正让这些潜艇脱胎换骨的是,其中两到三艘将配备特制的垂直发射舱段,能够额外携带28枚"战斧"巡航导弹或12枚CPS高超音速导弹。
为了伺候这些水下巨兽,珍珠港的维修设施也在全面升级。老旧的3号干船坞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,同时新建的5号干船坞长度达到200米,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50年。这些投入显示出美军对珍珠港基地的长期战略考量。
3、美军正在陷入,一场严峻的生存危机
与此同时,美国陆军也在太平洋地区上演着一场令人费解的"军事芭蕾"。这个向来以地面作战见长的军种,如今却在距离本土6000英里外的台海问题上频频亮相,其背后的逻辑矛盾简直让人啼笑皆非。
(美陆军也在强化太平洋的军事存在,推动各种演习保持威慑力度)
一方面,美军内部评估认为"穿越100英里的台湾海峡"、渡海夺取岛屿是极其困难的军事行动;另一方面,却又信誓旦旦地认为,远在美洲大陆的美国陆军能够击败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工业大国。这种自相矛盾的推演,暴露出美军在战略构想上的严重脱节。
更令人困惑的是,美军既承认"无法在整个太平洋建立空中优势",却又在演习中设想使用笨重的运输机向敌占区空投脆弱的伞兵。这种逻辑混乱的背后,其实隐藏着美国陆军的一场"生存危机"。随着美军从伊拉克、阿富汗等地撤军,陆军在美军体系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。
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,绝大多数军事行动都将以海空作战为主。如果战局发展到需要美国陆军上场的地步,那只能说明局势已经对美军极为不利。正如国台办所指出的,这些炒作不过是在为干涉台湾问题制造借口,为军工复合体敛财创造机会。在这场看似紧张的军事对峙背后,实则是各方势力对军费预算的明争暗斗。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